認識糖尿病
一、糖尿病的分類:
包括第1型糖尿病(胰島細胞遭破壞,造成絕對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胰島素阻抗,及合併相對胰島素缺乏)、其它型糖尿病、妊娠性糖尿病。
二、糖尿病的診斷:
正常情況下,身體會將吃進去的含醣類食物,經消化吸收後變成葡萄糖,做為身體的能源。胰臟所分泌的胰島素可以幫助葡萄糖進入細胞內,提供身體代謝等作用。若體內無法充分利用葡萄糖,導致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超過正常,則可能發生糖尿病。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有以下4項,非懷孕狀況下只要符合其中1項即可診斷糖尿病(前3項標準必須要重覆驗證)。
1.糖化血色素(HbA1c)≧6.5%。
2.空腹血漿血糖≧126mg/dL。
3.口服葡萄糖耐受試驗第2小時血漿血糖≧200mg/dL。
4.典型的高血糖症狀(多吃、多喝、多尿與體重減輕)且隨機血漿血糖≧200mg/dL。
三、糖尿病發生的原因:
第2型糖尿病的發生與遺傳有關,但肥胖、飲食不當、情緒壓力、懷孕、藥物,也可能促使糖尿病的發生。糖尿病不是傳染病,不會傳染給別 人,也不會受別人的感染。
四、糖尿病的症狀:
發病初期,多數的病人是沒有症狀,除非做健康檢查,否則不易發現。若沒有控制好,病情會隨時間加重,血糖可能逐漸升高,則可能會有三多(多吃、多喝、多尿)、疲勞、體重減輕、視力模糊、陰部搔癢或傷口不易癒合等症狀出現。
五、糖尿病的控制:
糖尿病的控制有賴於飲食、運動、藥物及血糖監測等的配合,並與專業醫療團隊(包括醫師、護理師、營養師、藥師等)共同討論執行策略,以達到控制的目標。
成人均衡飲食每日建議量
一、糖尿病人飲食原則~
1.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糖尿病飲食是以「均衡飲食」為基礎,以每餐攝取固定醣量和高纖、適量油脂攝取等方式達到控制血糖及維持健康的目的。「均衡飲食」是指每天適量的攝取六大類食物,即全穀根莖類(主食類)、豆魚肉蛋類、奶類、蔬菜類、水果類和油脂類。糖尿病飲食是依個人性別、年齡、身高、體重、活動量之不同,經營養師評估並共同討論出適合個人的飲食計畫。
(資料來源: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2.定時定量攝取含醣食物:
血糖高低可能與攝食的醣類總量有關,因此,定時定量有助於血糖的穩定變化,也是控制血糖的重要原則,故「醣類計算」是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必須學習的技巧。含有醣類的食物類別:全穀根莖類 (主食類)、奶類、水果類和蔬菜類,其中蔬菜類所含的醣量少,可以省略不計。詳細之醣類計算,可在營養諮詢時請教營養師。
3.儘量避免攝取精緻醣類或加糖食物:
醣類總量是主要影響血糖的因素,雖然加糖食物的醣量是可以與飲食計畫中相等醣量的主食份量代換,但精緻醣類或加糖食物很容易讓人血糖上升與飲食過量,再加上大部份甜食含有大量油脂,如蛋糕、小西點、冰淇淋等,容易增加熱量攝取而影響體重,因此,建議避免攝取精緻醣類或加糖食物,來達控制血糖和體重的目的。
4.多選擇高纖及多樣化的食物:
攝取高纖食物可以增加飽足感、預防便秘,以及減緩醣類的吸收。飲食中以全穀類如糙米、燕麥、薏仁等,或未加工的乾豆類如綠豆、紅豆等,取代精緻主食類如白飯、白麵條、糕餅;以新鮮水果取代果汁,及增加低油或無油蔬菜的份量,都可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取;多樣化的食物選擇,有助於飲食的均衡性。
5.較無須限量的食物:少油或無油的蔬菜可增加飽足感可多食用。
6.選擇低脂食物並採用優質植物油烹調方式:
低脂食物如脫脂奶或低脂奶、瘦肉或魚肉等。低油烹調方式如:清蒸、水煮、清燉、燒、烤、涼拌或者以優質植物油,例如:橄欖油、葵花油、苦茶油低溫略炒、油拌等;也可以堅果種子類取代部分烹調用油,適量食用堅果種子類食物。
7.避免或適量飲酒:
糖尿病人喝酒應適量(男性一天不超過2個酒精當量,女性一天不超過1個酒精當量),1個酒精當量為15公克酒精,相當於啤酒(酒精濃度4%)360cc、葡萄酒(酒精濃度12%)120cc、威士忌(酒精濃度40%)40cc、高粱酒(酒精濃度53%)30cc。接受胰島素注射治療的病人,喝酒時應與食物一起搭配,以減少低血糖發生。
二、簡易醣類代換~
固定三餐及點心的醣類份量可以穩定血糖,食物中須計算或代換的含醣類食物有:全穀根莖類、水果類和奶類。應依個別的飲食、身體活動、代謝等情況,設計量身訂作的飲食,平日飲食可以相同醣量的食物互換,來增加食物的變化與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