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有「[活力資訊]腎臟」標籤的文章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功能 1. 調節水分:腎臟每天過濾液體約 160-190 公升,其中大部分皆回收體內,僅約 1-2 公升離開身體形成尿液。 2. 維持體內鈉、鉀、氯、鈣、磷、鎂等重要電解質在血液中濃度的穩定。 3. 調節體內酸鹼平衡:身體代謝所產生的酸,只能靠腎臟排出。若腎功能變差,排酸能力減少,容易造成酸中毒,進而影響細胞的生理功能。 4. 移除蛋白質代謝廢物與排除外來化學物質、毒素或藥物代謝物等:每日攝取的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尿毒素等廢物,必須仰賴腎臟處理後隨尿液排出。 5. 調節血壓:藉排除鹽分、水分與分泌腎素等荷爾蒙調節血壓。 6. 製造和分泌荷爾蒙:腎臟可以分泌荷爾蒙來控制血壓、分泌紅血球生成素來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因此腎功能衰退時,紅血球生成素會製造不足,造成貧血。另外也可以製造活性維生素D來控制鈣離子平衡及維持骨質密度與健康,若腎臟生病,很容易造成軟骨症或骨質疏鬆。 腎臟對水分與鹽分的調節            為了要維持身體水分的平衡,我們每天所喝的水及所吃的鹽大部份都從尿液排泄。尿液是血液從腎臟過濾,保留血球及蛋白質等大分子後所形成的,每一天從腎臟過濾的水分有 180 公升,但是每一天的尿量只有 2 公升,也就是腎臟每天吸收 99% 的水分,事實上腎臟每天也吸收了 99% 的鹽分。腎臟會適應環境的變化,產生的尿量及排鹽量會隨著喝水量及吃鹽量的多寡而增減。      一個人限水或脫水時,尿液的濃度會上升 ( 濃縮 ) ,而多喝水時,尿液的濃度會下降 ( 稀釋 ) ,但是尿中出現葡萄糖 ( 例如:糖尿病 )  、蛋白質 ( 例如:蛋白尿 ) 及放射線檢查所使用的顯影劑等也會使尿液的濃度上升。      但嚴重慢性腎臟病人的尿液會失去這種功能,亦即不論病人喝多少水或吃多少鹽,他的尿液永遠都是等張的 ( 既不能濃縮也不能稀釋 ) ,這種病人的生活就好像喪失調節機制:喝水太多會水中毒 ( 低血納 ) ,喝水太少則會脫水 ( 高血納 ) ;吃鹽太多會水腫或高血壓,吃鹽太少則會低血壓或休克,由此可見水分及鹽分對於人類的重要性。 腎臟保健的健康寶典     腎臟病不是絕望的病,是可以預防與治療,「早期發現、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