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關於γ-亞麻仁油酸和新型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 )在全世界持續擴散,確診人數難以估計。大多數感染者有輕度至中度症狀,無需住院即可在家休養康復。另一方面,已知某些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和患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會迅速變得更加嚴重。經常有報導說,感染這種新型冠狀病毒的人發生細胞因子風暴,而且變得更加嚴重。      當病毒(包括新型冠狀病毒)進入細胞時,細胞(主要是白細胞)產生並分泌細胞因子。細胞因子是一種蛋白質,其功能類似於激素,可以在細胞因子之間形成網絡,從而在細胞之間傳遞信息。另外,儘管分泌量極少,但它可以激活免疫細胞。它是消除病毒所產生的細胞因子,但是,當免疫系統失控並且血液中細胞因子的濃度突然增加時,就稱為細胞因子風暴。在嚴重的情況之下,由於過量的細胞因子產生而無法控制免疫系統平衡,可能是致命的因素之一。      為了不被新冠病毒感染或防止疫情嚴重惡化,重要的是要從日常飲食中獲取適當的營養,並且不要削弱免疫力。白細胞是免疫的中心,可以保護自己免受細菌和病毒等侵害。      γ - 亞麻仁油酸是 Itchnon 主要成分,對白細胞為重要物質成分,是細胞膜裡不可或缺的不飽和脂肪酸,而γ - 亞麻仁油酸可增強其柔韌性並改善膜的穩定性。許多國內外學術界已發表由γ - 亞麻仁油酸製成的前列腺素( PGE1 )能減少炎症細胞因子的產生。已經指出,如高血壓,肝功能和腎功能不全的疾病是容易感染新冠病毒時變得更加嚴重。迄今為止,學術界已觀察到攝取γ - 亞麻仁油酸可改善紅血球變形性,增加胰島素敏感性,維持腎功能,改變細胞膜磷脂質肪並穩定細胞膜。 参考資料 ・透析患者の白血球の膜流動性およ び 脂肪酸組成の変化   1998  年   2  月   第   23  回日本微小循環学会 ・ Oral supplementation with γ-Linolenic acid extracted from  Mucor circinelloides  improves the deformability of red blood cells in hemodialysis patients. 2000 Nephron 86:122-128 ・ 2  型糖尿病モ デ ルマウスの脂質代謝に及ほ ゙ す食餌脂肪酸の影響   2018  年   9  月   第   91  回日本生

新型冠狀病毒和γ-亞麻仁油酸(Itchnon)

     據新聞報導,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潛在疾病的中老年人更容易被該病毒感染。原因 ... 中老年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明顯降低全身的免疫力 具有潛在疾病的循環性疾病 ​      造成「循環性疾病」的原因是,將氧氣輸送到身體各個部位的能力下降。然而血管和紅血球會硬化,為了使 8 μ直徑的紅細胞通過 1-3 μ直徑的毛細血管,進行營養物質的交換,需要紅血球細胞的柔韌性。 ( Itchnon  關於改善紅細胞流動性的發表於醫學期刊  Nephron )      在糖尿病患者中,血液中血糖濃度高,如果病情持續高於標準值,身體的機能就會下降。最容易發生功能下降的器官是腎臟和肝臟。 換句話說,患有腎臟疾病,肝臟疾病,腎功能不全和脂肪肝的患者在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更容易死亡。除了改善腎臟功能和預防併發症 [1] 外,預防脂肪肝 [2] 膳食脂肪酸對小老鼠脂質代謝的影響, Itchnon 被認為是非常有前途的膳食補充劑。(見下圖)    [1] 發表《腎臟與透析》和《日本生化學會 2018 》    [2]2018 年在日本第 91 屆生化學會上發表: 2 型糖尿病      目前沒有有效治療流感病毒、愛滋病和冠狀病毒的藥物,因此只能依靠自己的免疫力。 什麼是「免疫力」?就是擁有健康的 T 淋巴細胞(細胞免疫)和 B 淋巴細胞(體液免疫)。      在確認了γ - 亞麻仁油酸改善了紅血球的流動性並將其呈遞給 Nephron 發表後,將γ - 亞麻仁油酸( Itchnon )導入治療糖尿病性腎病,並開始進行人工透析,使患者血液中的淋巴細胞(包括 T 淋巴細胞和 B 淋巴細胞),通過人工微血管證實流動性得到了改善。   (見下圖)      淋巴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脂質”,它被細胞膜吸收,並在細胞膜中起著最重要的作用。在這些脂肪酸中,γ - 亞麻仁油酸是從飲食中最容易缺乏的脂肪酸,因為它是在體內無法自行生產合成的營養素之一。 因此我們認為,讓紅血球和白細胞的正常化可能是應對這種疾病的第一步。   以上資料為日本コーワテクノサーチ提供

大里仁愛醫院減重代謝手術 趙世晃醫師 採用 胃夾術 效果好

中華民國資深記者協會   /   記者朱德清   / 採訪報導     一年一度的胃夾術友回娘家嘍!活動當天邀請胃夾手術術友一同分享減重與血糖改善的心路歷程,互相交流分享減重的過程、互相激勵,了解在控制體重的路上並不孤單,能更有信心達到體重控制的目標,活動當天也邀請胃夾發明人趙世晃醫師為術友加油打氣,營養師也在現場與術友們分享代謝減重手術後的飲食選擇,讓患者可以了解手術後的飲食選擇,無論自備或外食,都可以均衡飲食及聰明地挑選食材,健康的吃、吃對的食物,搭配運動,享瘦美食及生活,維持健康體態。      當日活動現場讓大家眼睛為之一亮的黃小姐,在手術前評估的體重高達 136 公斤,身體質量指數 BMI 為 47 公斤 / 公尺 2 ,達到病態型肥胖的程度,黃小姐表示,最困擾她的除了體重問題之外,還有多囊性卵巢,術後經過了一年半的定期回診追蹤,此次回娘家活動上,黃小姐體重已經減到 84 公斤,身體質量指數 BMI 已經降到 29 公斤 / 公尺 2 ,總共減了 57 公斤,以前走路時脊椎會痛的問題也改善了,黃小姐開心的說以前的衣服都送給別人了,可以再買漂亮的衣服穿,而且生理期也變得規則了。      另外一位分享手術後轉變的是張先生,張先生確診糖尿病一年後來到減重代謝手術門診求診,當時有服用糖尿病藥物,今年初手術時 BMI32 公斤 / 公尺 2 、糖化血色素 7.1% 、空腹血糖 146mg/dL ,手術後規律的回診並與營養師諮詢飲食型態,今年 11 月回診時, BMI 來到 27 公斤 / 公尺 2 ,空腹血糖為 92mg/dL ,糖化血色素降至 5.8% ,目前已經不需要服用糖尿病藥物。      大里仁愛醫院減重代謝手術是由趙世晃醫師所發明的胃夾,同時合併小腸繞道的一種代謝手術,透過胃夾手術後飲食細嚼慢嚥,及小腸繞道減少熱量的吸收,達到減重並改善血糖,透過腹腔鏡的微創手術,傷口小、恢復時間快。      大里仁愛醫院減重代謝手術門診趙世晃醫師致詞時表示,造成肥胖的原因不少,引發的代謝性疾病也很多,人數也在每年逐漸攀升;隨著大里仁愛醫院泉生醫療大樓的落成,「糖尿病共治中心」也正式啟用為民眾服務,透過跨團隊的合作、醫療評估及轉介及追蹤,提供給飽受三高及血糖困擾的民眾,完整的醫療資訊及處置,透過內外科攜手合作追蹤血糖變化,希望給病態性肥胖及糖尿病患者有一個新的選擇。

近百老翁罹癌不放棄 臺中醫院啟動 整合治療翻轉高齡人生

中華民國資深記者協會   /   記者朱德清   / 採訪報導      台中一位 99 歲林友茂爺爺,四年前診斷出第三期攝護腺癌,臺中醫院啟動整合照護由泌尿科林明鋒主任級醫師與放射腫瘤科廖志穎主任來進行,討論後決定按照國際標準的癌症治療準則,給予 8 週的放射治療療程與 2 年的抗賀爾蒙療法, 4 年下來,林爺爺持續追蹤檢查無復發與明顯副作用,目前生活品質良好,也曾當選抗癌老頑童,每年還四處出國打羽毛球比賽為國爭光呢 !      泌尿科林明鋒主任說,攝護腺癌是男性長壽病,尤其是好發在高齡化社會,台灣每年約 5000 例攝護腺癌,平均診斷年齡約 74 歲,目前最夯的攝護腺癌治療就屬達文西手術。      放射腫瘤科廖志穎主任說,依據本院 8 年來的統計資料顯示,患者診斷平均年齡為 76 歲, 80 歲以上的病人更佔 37% ,且年齡大於 70 歲長者,適合以放射治療八 - 九週的溫和療程,配合現今的高精準影像導航設備,直腸膀胱治療前準備,不但可以提供高達 94% 的控制率,大幅減少直腸與膀胱的慢性副作用達 9.4% ,更是一個兼顧高齡者攝護腺癌的治療療效與安全舒適的選擇。      放射腫瘤科廖志穎主任表示,邁入高齡化社會,尤其是後續追蹤腫瘤時,也得花心力關心癌症治療後所帶來的頻尿、夜尿、心血管、骨頭疏鬆、夜間跌倒等風險都需要一起評估。      臺中醫院是高齡友善醫院,多年來,也以整合醫療建立照護模式,面對高齡癌症患者,需兼顧高齡者的治療療效與生活品質需求,同時必須考量副作用風險,才能夠真正讓高齡長者,在治療後有更佳的生活品質。

台中茂盛醫院團隊發表研究成果 論文証明:PRP是不孕婦女新救星!

中華民國資深記者協會   /   記者朱德清   / 採訪報導      有些婦女走在不孕療程的最後一關,才發現:因為子宮內膜厚度太薄,使得胚胎欠缺良好的發育環境而導致不孕!到底子宮內膜厚度要多少才好呢?不孕名醫茂盛醫院李茂盛院長指出:婦女要成功受孕,最重要的因素無非是好胚胎 ( 好精子與好卵子能成功結合 ) ,以及婦女子宮內膜厚度要足夠。      到底哪些原因會導致婦女的子宮內膜厚度太薄?臨床上發現主要原因和高危險群如下: 年紀較大:因為年紀大,黃體素不足,月經量減少。 墮胎次數較多:不管是進行是服用藥物流產或是人工流產,都可能會傷到子宮內膜,造成內膜無法增厚,導致不易受孕。 黃體功能不足:當黃體素上升時,內膜才會隨之增厚;如果黃體功能不足,就會讓體內激素不平衡,造成子宮內膜無法增加到 10mm 的厚度。 疾病與其他因素:子宮腔曾經因手術而受傷、子宮內膜異位、子宮息肉、先天性子宮畸形、多囊性卵巢症候群 … 等都可能造成子宮內膜厚度太薄。      正常子宮的內膜厚度一般約在 9 至 10mm 之間,最少也不能低於 8mm ,才是能提供胚胎發育成長的子宮環境。茂盛醫院李茂盛院長說明:在檢視超音波圖就可發現,當婦女正值排卵期時,雌激素和卵泡都會增加,於是子宮內膜也開始增厚,這意味著:只要卵子一排出,內膜便準備要好迎接胚胎著床。部分婦女的子宮內膜厚度太薄 ( 小於 7mm) ,就會無法讓胚胎順利著床,就算是著床也很容易流產!因此,如何幫助這群在求子最後一哩路卡關的婦女,是現代生殖醫學上的重要客題。      近年來,醫界發現:原本用在骨科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等病症的「富含血小板血漿 platelet-rich plasma(PRP) 注射技術」也開始被有效運用在生殖醫學方面。這是因為血小板帶有生長因子與細胞激素,故將病人血漿中的血小板分離出來,再注入子宮腔,可有效促進內膜組織增生。使用自體 PRP 的好處還有:一來自體血小板不會產生排斥,二來也免去被傳染疾病的風險。      因此,茂盛醫院醫療研究團隊致力研究 PRP 的治療成效機轉,希望幫助因子宮內膜厚度太薄而導致不孕的婦女。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5 月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相關研究,並發表於 20198 年台灣生殖年醫學會。該研究中共有 58 位子宮內膜厚度小於 7mm ,且有 1 次 ( 含 ) 以上不

治療早產兒開放性動脈導管 中山醫大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表示 以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最佳

  中華民國資深記者協會 / 記者朱德清 / 採訪報導      動脈導管是一條連接主動脈與肺動脈之間的血管,是胎兒在媽咪子宮內進行胎兒循環所需的重要捷徑之一,胎兒祇能依賴母親的血液循環,經由動脈導管,將氧氣及營養輸送到胎兒全身的體循環中。      所以每個嬰兒的動脈導管在出生時是開放的,若出生後持續沒有關閉,就稱為「開放性動脈導管」( Patent Ductus Arteriosus ; PDA )。「開放性動脈導管」占所有先天性心臟病的 5%~10% ,女性患者是男性的 2 倍。開放性動脈導管的發生率和母親懷孕週數、嬰兒的出生體重成反比。越提早誕生、出生體重越輕的寶寶,發生率就越高。足月兒的發生率約千分之一,早產兒發生率為足月兒的 4 倍,可高至千分之四。在懷孕週數 32 週以上的早產兒,有 20% 有 PDA ;懷孕週數 28 週以下的早產兒,卻有高達 60% 有 PDA 。而開放性動脈導管在出生體重< 2500 公克的新生兒,發生率有 30 %;出生體重< 1750 公克的發生率為 45% ;出生體重< 1000 至 1200 公克的發生率為 70 - 80% 。因開放性動脈導管而導致充血性心衰竭的早產兒當中,出生體重< 1750 公克的發生率為 15% ;出生體重< 1500 公克的發生率更高逹 40 – 50% 。開放性動脈導管雖然很單純,卻是早產兒和極低出生體重新生兒照顧上不樂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因容易引起心衰竭以及其它嚴重的合併症,如肺高壓和肺出血等。      臨床治療開放性動脈導管會先使用內科藥物治療,若無效,早產兒過去治療的唯一方法是開刀由左後側開胸進行動脈導管綁紮手術。傷口面積較大,小病嬰術後疼痛,且留下疤痕。但隨著診斷技術的提升,以及心導管微創關閉技術的進步,臨床上可作為早產兒儘早治療此問題的另一選擇。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小兒心臟科郭業文主任表示黃媽媽懷雙胞胎,懷孕 33 周時早產,哥哥和弟弟出生時體重各別僅 1900 及 1800 公克,這對早產兒在出生後,原本肺部就尚未發育成熟,更加上因「開放性動脈導管」,逐漸有心雜音伴隨呼吸急促,呼吸喘,心臟擴大,肺壓高,三尖辦及二尖辦嚴重逆流,心臟擴大等心臟衰竭的現象,雖經反覆內科藥物治療,以及強心劑、地高辛,利尿劑等多種藥物治療仍無效,且體重發育停滯。經仔細評估並與家屬討論後,各別於出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胸腔重症團隊以軟式氣管鏡治療 創傷小 安全簡便 越南八個月大男嬰氣管嚴重狹窄瀕危 跨海治癒歡喜返家

  中華民國資深記者協會   /   記者朱德清   / 採訪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宋文舉副院長帶領「胸腔重症團隊」,以「軟式氣管鏡」檢查暨治療許多先天氣道異常、呼吸困難、呼吸衰竭、無法脫離氣管插管及呼吸器的病童,效果優異,曾發表多篇醫學文章,國際知名。日前,一名越南八個月大男嬰 " 小安安 " 罹患氣管嚴重狹窄,在當地求醫無門,生命瀕危,透過國際醫療轉送到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就醫,已成功治癒即將返回越南。小安安母親表示,「很感謝宋醫師與團隊用心治療小安安,讓我們有幸福圓滿的家」。      小安安出生於越南胡志明市,為 30 週的早產兒,出生體重 1.4 公斤,罹患氣管狹窄軟化症、左肺塌陷不張、反覆性肺炎及呼吸衰竭,曾先後在越南當地三家兒童醫院接受各式檢查及治療,但都無明顯效益,病況日益惡化,僅依靠氣管插管及呼吸器維生,但氣管嚴重狹窄無法改善,生命瀕垂危。      當地越南醫師因慕名宋文舉醫師精湛醫術,聯繫確認可到該院就醫後,經雙方醫療團隊對接,啟動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的國際醫療轉送機制,小安安與父母親在國際醫療人員護送下,從胡志明市搭機飛抵台中機場,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派遣兒科急救團隊陳傑賀醫師至機場接送至兒童重症病房治療。      宋文舉醫師表示,小安安到院後經該院胸腔重症團隊以「軟式氣管鏡」確診為主氣管下段 ( 長度 20 毫米 ) 嚴重狹窄,管徑小於 3 毫米 ( 正常為 8 至 10 毫米 ) 。先後進行氣管擴張術及成功地置入金屬支架 ( 2 支 / 5x17 毫米 ) ,治療「氣管狹窄」的病症;並進行雷射喉部造型術,治療「軟喉症」的問題。術後,小安安呼吸狀況立即有明顯地進步,逐漸脫離氣管插管及呼吸器,並自然順暢地呼吸,近日將出院返回越南。      「很感謝宋醫師!他是我們的救命恩人!」小安安母親 Lai 表示,小安安在越南只能靠呼吸器輔助呼吸,肺部發炎感染一直不好,當地醫師說必須剖開胸腔用傳統開刀手術才有辦法治療,她擔心手術風險太高,遲遲不敢在當地醫院治療,好不容易找到台灣的宋文舉醫師及時醫治,才救了小安安的生命,千辛萬苦飛來台灣治療,一切都很值得。      宋文舉醫師表示,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三樓新設置獨立之「兒童軟式氣管鏡中心」,可做各式的氣道檢查暨治療,為國內首創之「兒童氣管鏡檢查治療中心」,目前每個